川派盆景 盆钵里的无限春光
来源:《四川画报》2019年3期 文/ 王鑫 图/ 肖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人们常用这句话形容大千世界的无穷意境,而盆景正是将大自然的草木丛林、山石微尘巧妙浓缩于盆钵之中的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川派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五大流派之一。2011 年,川派盆景制作技艺以其自成一体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系,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园林艺术中的珍品。

栽来小树连盆活,缩得群峰入座青
 
        川派盆景,源于东汉、盛于明清,是在器皿内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川派盆景历史悠久、造型多样,以小小的盆钵展现大自然的精神,具有“藏参天覆地之意于盈握间”的艺术特征,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成都在历史上就是著名的“盆景之乡”。1979 年,成都文物管理处在发掘的东汉墓中出土了一个条形土陶盆,配置木雕荷花盆景,这是成都最早的关于盆景的物证。 
 

在川派盆景中,很少会对树木生雕硬凿,都是按照自然规律来对树木进行加工

 
咫尺之内瞻巴山千寻,一水之中望蜀水万里
 
        四川山川秀美,物华天宝,被誉为“天府之国”,多样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丰富的植物材料,成就了集山水灵气和文化底蕴于一体的川派盆景艺术。
         川派盆景风格独特,在布局上取源于当地的名山大川,将青城之幽、峨眉之秀、三峡之险、剑门之雄浓缩于盆钵之中,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点。巴山蜀水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浸润和熏陶,也让川派盆景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和技法。
        川派盆景制作技艺分为树桩盆景制作技艺、山石盆景制作技艺、树石组合类盆景制作技艺三种。
 

川派盆景以“缩龙成寸”的手法,将自然景观展现于盆钵之中(百花潭公园供图)

 
 传承千年技艺,回归田园生活
 
        每年春季,夺目的海棠花映红天际,踏青赏花看盆景的游客云集,已成了都江堰市安龙镇的一道靓丽景观。安龙镇是闻名川西的花木之乡,也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以及四川最大的海棠种植基地,全国首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派盆景传承基地。
        此外,百花潭公园、杜甫草堂、武侯祠等也成为川派盆景优秀作品的汇集地。作为“川派盆景主题城市公园”,百花潭公园还于2011 年专门打造了一个集川派盆景与川派盆景资料馆为一体的川派盆景园。
 

在成都百花潭公园内,不仅有种类多样的川派盆景作品,还有川派盆景资料馆,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川派盆景,还可以了解川派盆景的科普知识

 
         “盆景的精神,就是一种山水精神,一种田园精神,一种对自然的回归精神,这和当前成都市提出的公园城市的建设和回归自然向往是一致的。”正如川派盆景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张重民所说,盆景是对大自然的浓缩表现,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向往就是对城市与自然和谐的回归。相信传承千年的川派盆景,也会在这样一种回归自然的热潮中,找到一种新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