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羌笛千古情
来源:节选自《四川画报》5月刊

在漫长的岁月中,羌笛诉说着羌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成为羌民族不可抹去的文化烙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让羌笛这一古老的羌族乐器闻名于世。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音色明亮、清丽婉转。在漫长的岁月中,羌笛诉说着羌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成为羌民族不可抹去的文化烙印。2006 年5 月20 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笛演奏(林雪 摄)

 
何许羌笛月边吹
 
        为了探寻羌笛声声的千年不息,我们来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三龙乡,找到了羌笛制作与演奏传承人王国亨。阳光斜斜地映照着文化站斑驳的牌子,王国亨拿出了他的宝贝羌笛展示给我们看。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乐器中,被誉为“东方管乐之父”的羌笛拥有着极高的声誉。我拿起一支羌笛细细端详,这支羌笛长约18 厘米、直径约1 厘米,乍一看很像一双竹筷。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支双对六孔六声阶的羌笛之所以形似竹筷,是因为王国亨将两根制作笛身的油竹磨制成方形,并用胶将其粘在一起的缘故。
       我好奇地问道:“以前用什么粘连呢?”王国亨从纸箱中拿出一个树皮圈并介绍说,原来的羌笛就是用新鲜的树皮套在两根竹管上,待树皮一干就可以把羌笛紧紧箍在一起了。
       随后,王国亨又为我们演示起羌笛的制作工艺。据他介绍,一支传统羌笛由伐竹开始直到制作完毕,大概需要经历二十几道工序,而精品羌笛甚至还需要历经三十几道工序。每一 道工序都需要加倍小心,因为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前功尽弃。
       在羌笛的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钻孔与切哨片。钻孔一定要用火钻。所谓“火钻”,就是将烧红的铁制钻孔工具在竹管上烫出大小一致的音孔。至于为何不用其他更先进的钻孔工具时,王国亨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因为要保证声音品质,油竹被削得极薄,其它钻孔器是利用旋转来钻孔,因此极有可能把竹笛的竹纤维破坏掉,而利用火钻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羌笛(余耀明 摄)

 
 羌笛何须怨杨柳
 
       如今,许多的羌族姑娘小伙都走出大山,或求学、或打工、或创业,然而他们在一天天走向物质财富丰收的历程中,羌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如羌绣、羌笛、萨朗等又将如何传承呢?
        因为眼睛动过手术的缘故,王国亨已经很少亲自制作羌笛了,但作为羌笛制作与演奏传承人的他,如今早已“桃李满天下”——十几个慕名求学的徒弟在他的培养下,已经全部掌握了羌笛的吹奏和制作技艺,并陆续在各地开枝散叶,从而将羌笛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传承和发扬下去。
        而随着茂县中国古羌城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以羌笛为代表的羌族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多的展示空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羌笛的保护工作,还被列入了国家非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羌笛,这对于羌笛的发展和羌文化的传播都非常有帮助,所以我对羌笛未来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
        谈及羌笛未来的发展,王国亨显得信心十足,“未来,我还要继续带徒弟,为羌笛的传承和发扬尽自己的一份力!”
 

古老的羌笛,正与其他羌族文化一起,成为羌人铭刻千年的不朽印记(袁蓉荪 摄)

 
肯随羌笛落天涯

       “岷江唱来羌山喜,九顶朝霞归故里。羊角花开咂酒香,茂县美在羌笛里。”近年来,尤其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这十年间,茂县对羌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格外重视,不仅成立了羌笛文化协会,还连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推动羌笛的传承与保护。
        当然,对于茂县来说,保护羌笛也只是保护羌族文化的一个方面。近年来,茂县加大了对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普查和保护工作。据统计,目前茂县共有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6 人,各级非遗传承项目220 项,其中“瓦尔俄足”“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羌年”“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等4 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建成县级传习中心1 个、乡镇传习所8 个;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征集羌族生产生活实物900 余件;投入资金60 万元,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
        十年来,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古老的羌族传统文化登上时代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