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根植民间 花开天府
来源:《四川画报》11月刊

川剧是巴蜀传统文化艺术突出的代表,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质、最能展现四川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传统艺术。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早已超越了历史时空与巴蜀地域,盛放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林。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腹地,是长江、黄河同时流经的一个特殊省份。川西平原,因为都江堰的修筑“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川南及川中丘陵地带借江河之利,气候宜人、物产丰饶……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生活于此的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共同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巴蜀文化。而川剧是巴蜀传统文化艺术突出的代表,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质、最能展现四川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传
统艺术。
 

川剧积淀了中国戏曲和巴蜀文化许多历史层面的艺术创造(姜晓文 摄)

 
 
       川剧的形成、发展是与清代以来四川移民社会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古典艺术的川剧,大约形成于清代中叶。明末清初,随着移民的进入,南方的昆曲、弋阳腔、青阳腔及陕西秦腔、湖北汉调、安徽徽调等流入四川,并逐步与四川的语言及民间音乐相融合,“改调而歌
之”。清乾隆、嘉庆年间,各声腔剧种基本完成了“四川化”衍变过程,并通过锣鼓将各种声腔融汇于统一的剧种风格之中,川剧由此进入兴盛发展时期。
 
        川剧积淀了中国戏曲和巴蜀文化许多历史层面的艺术创造,凝聚了历代艺人和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四川社会的历史变迁,包容和展示了四川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品格,堪称一部鲜活的文明史,是巴蜀社会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珍贵的历史见证。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早已超越了历史时空与巴蜀地域,盛放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林。
 
 川剧,一枝别具异彩的艺术奇葩
 

川剧吐火绝技(陈琪 摄)

 
       川剧作为巴蜀文化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早在唐代,“蜀戏冠天下”。明末清初之际,伴随着连年战乱和大移民的发展进程,四川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五方杂处、乡音混呈的局面。清代康雍年间,在这种特殊的人文背景之下,一个以高腔为标志性声腔的地方剧种,在广袤的巴蜀大地应运而生。此后,它以锣鼓为纽带,逐步将四川化的昆腔、胡琴、弹戏及本土灯调融为一体,成长为覆盖四川全境及邻省部分地区的大剧种。这个剧种,就是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
 
       三百年来,川剧承中华戏曲之传统,融巴蜀艺术之精华,以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为文化特征,自立于中华民族的戏曲之林,被誉为“一枝别具异彩的艺术奇葩”。

       川剧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人们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它不愧为巴蜀文化杰出创造的代表,巴蜀人民聪明才智的象征,巴蜀传统人文精神的结晶。在瑰丽的中国戏曲大观园中,它以其艺术创造的独特性和文化蕴涵的代表性,享有崇高的声誉而独树一帜。2001 年到2003 年,国家文化部受国务院的委托,两次将川剧列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备选项目,在全国三百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独享此殊荣。这一事实,表明国家对川剧历史文化价值杰出性、根源性、象征性的充分肯定。
 
 川剧楼台写春秋
 

宜宾滇南馆,馆内戏楼上时常举行川剧座唱表演(张光金 摄)

 
        早在汉代,百戏盛行,四川也不例外。在南充、遂宁等地出土的东汉时期陶制戏楼,就足以证明当时巴蜀之地说唱、杂技、乐舞百戏演出的盛况。至宋代各地出现了戏剧演出的勾栏戏场,明代庙宇戏台已遍布城市乡间。至清代康、雍、乾时期,在“湖广填四川”带来的各省移民的推动下,四川已恢复了天府之国的盛景,物产丰饶、商贸繁荣,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从各省传入四川的昆曲、高腔、梆子、皮黄等戏曲声腔已在四川流行开来,并逐渐改用四川话演唱,川剧在民间广为流传,蔚然成风。
 
       戏曲的演出场所及戏台,是戏曲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从明清以来城乡庙宇戏楼、会馆戏台的兴盛,至晚清茶园式剧场的兴起,直至民国现代剧场的演进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数百年来民间川剧由广场艺术发展为剧场艺术的进化轨迹,也可以把握到戏曲艺术的发展脉络。 
 
雅俗共欣赏  庄谐亦兼容
 

川剧的传奇、神话志怪剧目数量十分可观。图为川剧《白蛇传》

 
        川剧剧目来源丰富,既有对宋元明清经典剧目的传承,也有从其他剧种声腔的改编、吸纳,不仅有本土文人雅士的创作,还有艺人原创表演对剧目的贡献。
 
        数量繁多且独具特色的剧目,是川剧的一个突出优势。川剧大约有六千余个剧目,其中传统剧目四千个左右,新中国新编、整理改编两千余个,是一座蕴涵丰富的剧目宝库,既是雅俗共赏的文学殿堂,也是别开生面的喜剧艺苑,还是生动鲜活的民俗风情。
 
 

川剧演员通过程式化的表演展现艺术。(陈琪 摄)

 
        中国戏曲是一种以类型化为基础,根据人物性格特征,灵活运用程式技术,达到个性化要求的表演艺术。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川剧形成了深厚的艺术传统体系,有成熟完备的角色行当、丰富系统的功法程式、精绝独到的表演技艺。
 
        角色行当,是戏曲舞台上众多人物形象的类别归属,也是戏曲班社中演出人员的行业分工,是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基于对戏中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的高度综合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表演体制。早在清代中后期,川剧角色行当即已基本完备,大致分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这与全国各古老剧种的表演体制基本一致。
 
        中国戏曲是一种用功法程式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的戏剧样式,表演程式就是戏曲演员塑造角色的工具和手段。与中国戏曲其他剧种一样,川剧的功法程式分为基础功和专用功两大门类。基础功法是各个行当的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功法程式,主要指四功五法,即通常所说的“唱念做打”和“手眼身发步”。专用功法指某一行当的演员特别要掌握的功法程式,如生角的帽翅功、髯口功,文小生的褶子功、扇子功,旦角的水袖功、踩跷功,丑角的矮子功,武生、武旦的把子功等。

        除了讲究戏曲艺术的“四功五法”之外,川剧还特别善于创造并运用绝技绝活来塑造人物、推动剧情,这是川剧表演艺术一个显著的特点。每当戏剧情节发生巨大转折,人物情绪产生急剧变化,或揭示角色内心隐秘之事,或展示人物的特殊功能之时,川剧经常使用绝技绝活或特殊表现手法来推动剧情发展,往往可以达到出人意料的特殊效果,同时也有助于烘托气氛、调动观众的审美情绪,增加了舞台的可视性、神秘性和娱乐性,收到热烈的剧场反响。变脸、踢慧眼、耍烛火、飞袍变须等即为川剧独创、运用巧妙的绝技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