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藏羌彝走廊美好生活新画卷
来源:《四川画报》2018年10期 文/李明泉 翟 琨

因为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四川藏羌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度较为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藏羌彝民族地区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奔小康的历史性巨变。

 
        阿土勒尔村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 米,是名副其实的“悬崖村”。凉山州发展改革委曾经提供了一组严峻的数据:该州有超过40% 的村子海拔都在阿土勒尔村之上,整个凉山州有193 个“悬崖村”。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和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悬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通了,4G 和WIFI 覆盖了,银行设立了,卫生室和幼教点建立起来了,电力系统也得到了升级 ……“悬崖村”的故事是改革开放4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藏羌彝走廊”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一个缩影。
 

“新都桥—甘孜—石渠”电网联网工程,解决了甘孜州27 万人没有用上电、40 多万人用电不稳定的难题,被称为“世界级工程”(游建中 摄)

 
 交叉覆盖:顶层设计重要区域
 
        藏羌彝走廊涉及中国西部7 个省区,十余个民族以及众多的支族群,是目前中国民族种类最多、支系最复杂、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的地区。它北通“丝绸之路”,东南达“南方丝绸之路”,中部为“茶马古道”核心区,正好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交叉覆盖地带,是国家顶层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区域和关键节点。
        地处藏羌彝走廊区域的四川,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是中国唯一包含藏族、羌族、彝族三个主体民族聚居区的省份。
 

不仅是藤梯变钢梯,随着改革开放和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悬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雷远东 摄)

 
 破除瓶颈: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四川藏羌彝走廊区域的交通建设不断提档升级,过去制约高半山群众致富增收的交通瓶颈基本破除,农村群众出行难、行路难、运输难“三大难”问题基本解决,支撑四川、西部乃至中国的对外开放大格局正加快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民族地区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建设领域不断拓宽,电网、通信、水利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基础设施工程的建成使用,极大地带动了产业快速发展,也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新建的藏式民居不仅越来越美了,还有旅游接待功能,老百姓因此致富。图为红原县安曲乡夏哈拉玛村(玫影 摄)

 
 转型升级: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与自然等原因,四川藏羌彝走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整体相对滞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不断探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格局的重大转变,需求结构实现了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的良好格局,所有制结构实现了单一依靠公有制经济转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共享单车”也“骑”上了高原。图为甘孜州理塘县城

 
 历史巨变:民生保障安居乐业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地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投入,稳步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在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有效改善了藏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在彝区,“十项扶贫工程”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如今,四川民族地区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增收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奔小康的历史性巨变。
 

2003 年,九寨黄龙机场作为四川省首个藏区机场,大大拉近了四川藏区与外界的距离

 
 多元共生:文化繁荣创新发展
 
        四川民族地区拥有大禹文化、氐羌文化、格萨尔文化、摩梭文化、唐蕃文化、康巴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土司文化等特色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民间宗教、原始宗教共存。
        藏羌彝走廊区域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生态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蔓延式、全方位发展。藏羌彝走廊区域的各地党委政府深入挖掘本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注重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文化旅游产品,引导各种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实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发展。
 

壤塘县城的壤巴拉“非遗”超市是当地政府文化扶持的一个平台,为26 个“非遗”传习所提供免费场地进行活态展示及产品销售。图为壤巴拉“非遗”超市壤巴拉藏族刺绣传习所活态展示(江宏景 摄)

 
绿色崛起:生态优先美丽走廊 
 
        充沛的水资源及特殊的气候、地质条件造就了藏羌彝走廊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物产多元性,这片区域既是地下和地上资源富集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更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
        近年来,四川藏羌彝走廊站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现代生态文明观,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扎实抓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大力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改变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物质生产要素投入的局面,以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为核心驱动,全面构建绿色产业发展新体系,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国家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基地等逐步建立,形成了“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保生态”的良性运转格局。
 

阿坝州金川县德胜村,通过“孝善和俭”活动的开展,不仅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接地气的途径,而且夯实了党在藏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德村”,成为阿坝州先进基层党支部,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后进村变成现在相对富裕的优秀村

 
 翻天覆地:脱贫攻坚共奔小康
 
        在我国确定的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藏羌彝走廊区域就覆盖了秦巴山区和实施特殊政策的藏区四省等多个区域,这里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导致了贫富差异明显。这些区域都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脱贫攻坚的最大难点。
        在这片土地上,干部群众正在苦思脱贫良方,逐步完善精准脱贫路线图,为消除贫困、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藏羌彝走廊探索出一条“调结构、强产业,转方式、增活力,重规划、惠民生”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民族团结和睦、群众安居乐业的崭新局面,奋力描绘着“藏羌彝走廊”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文/李明泉  翟 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