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林 在场边凝视的人
2024-02-19 图/ 王瑞林 采访/ 于今

四十余年,无数张精彩的摄影照片,就是王瑞林从少年到老年,与运动结下不解之缘的见证。

四十余年

无数张精彩的摄影照片
就是王瑞林从少年到老年
与运动结下不解之缘的见证

 
 
王 瑞 林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摄影家协会顾问,成都民俗摄影协会主席,成都体育学院、成都大学客座教授。
 
曾荣获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中国摄影记者最高奖“金眼奖”、中国新闻摄影金牌、首届“中国体育摄影十杰”、“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中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四川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成都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等奖项和荣誉。
 
从“在场上”到“在场边”
 
直捣黄龙,1991年,成都,美国哈林篮球队表演赛
 
王瑞林首先是在场上的。
 
1973年,少年王瑞林进入成都市体育工作队成为一名排球运动员。在场上,他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却因伤病提早退役而成为了球队教练、领队。在体工队,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场景打动着王瑞林,让他逐渐产生了记录这些画面的想法。
 
1982年,王瑞林开始接触摄影。
 
1991年,当他作为教练和成都女排在北京参加比赛时,收到了美国哈林篮球队到成都进行表演赛的消息。
 
美国哈林篮球队以精湛的花式篮球技巧著称于世,球员们将激烈的篮球对抗化为艺术与体育的结合,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观众。
 
经过努力,他获得了近距离拍摄这次表演赛的机会。而这也让他正式从体育运动转到体育摄影,以“场边的凝视”关注着体育运动。
 
回忆起摄影生涯的这一重要转折点,年近七十的王瑞林仍是如青年一般欣喜:“我在这场比赛里拍到了很多好照片。我第一次获得摄影类大奖的作品,就是来自于这一次的拍摄。”
 
1991年11月,王瑞林正式从事体育宣传工作,摄影水平不断提升。
 
1994年,他又进入报社,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
 
似曾相识,1992年,成都,松下中国乒乓球大奖赛
 
如何突破体育摄影?
 
最初, 喜欢着摄影但“ 不够专业” 的王瑞林,使用的设备相对专业摄影师的长枪大炮,显得非常没有“技术含量”。1991年,他“斥巨资(近3000元)”买了一台理光XR-X,配了图丽80~200mm 镜头,才终于可以拍摄动感的体育比赛场面。
 
王瑞林认为,体育摄影对器材有着严苛的要求, 同时对摄影师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摄影师具有对运动画面较强的预判能力和对运动之美的理解,才能捕捉到运动场上转瞬即逝的精彩画面。
 
在排球场上19年,王瑞林熟悉竞赛的规律与变化,具有超常的预判能力。“作为摄影师,我和运动员的节奏是同步的。从镜头里看到运动员拦网的时间、眼神、手上的动作,我就能判断拍摄的时间点。摁下快门的瞬间,就是运动员手触球的时间。”
 
神兵天降,1998年,成都,全国田径大奖赛
 
体育摄影的难度还体现在赛场之外
王瑞林和我们分享了他拍摄经历中的趣事
 
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国家队进入世界杯正赛,中国摄影师也获得了更多进入赛场拍摄的名额。但拍摄机会仍然是难得的,王瑞林是唯一前往现场拍摄的来自四川的体育摄影师。
 
他提前四个小时就到达了开幕式现场,但同许多其他摄影师一样,为获得更靠近赛场拍摄的资格,只得各显神通。这一次,他用四川“超级明星”大熊猫的明信片作为“通行证”,并以“来自大熊猫的故乡”介绍自己,从而获得了“入场券”。
 
王瑞林认为,就体育摄影而言,奥运会、世界杯、世界田径锦标赛,无疑是最好的平台。这些目标,他都幸运地抵达了。
 
邹凯,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运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第16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34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43届世界乒乓球世锦赛、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第七到十一届全运会……都留下了王瑞林通过镜头的凝视。“我很幸运,但我也很努力。”从他的叙述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源于中国体育、四川体育、成都体育的发展,为体育摄影带来了更多发展平台与机会。
 
雄起!成都体育
 
如今,在盛夏的热烈氛围中,成都正全城热烈迎接第31届大运会。
 
成都,是我国体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最具体育活力的城市之一。这里有着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体育普及度很高,高水平运动员不断涌现,举办国际赛事经验丰富。
 
作为成都体育发展的一位重要见证人,王瑞林认为,成都体育是蒸蒸日上的,尤其近年来硬件设施更是全面提升。
 
座无虚席,2023年,成都,中超联赛
 
除了体育摄影
王瑞林的镜头还一直记录着
成都现代建筑的历程
体育场馆建设当然也在其中
 
看当下,王瑞林不禁感慨,种下梧桐树,才引得凤凰来。“现在成都有这么多好的体育馆,可以独立承办世界级的比赛了。未来,成都体育还能走得更好更远。”
 
运动之外的故事
 
从场上到场边,体育运动贯穿了王瑞林从少年到老年的岁月。今年春天,在成都大运会即将举行之际,王瑞林体育摄影作品展《场边的凝视》开展。展览展现了成都筹办大运会,以及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之变、体育事业之变、运动场馆之变。
 
喜极而泣,1998年,日本,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
 
在摄影创作分享会上,王瑞林讲述了体育照片拍摄心得和照片背后的精彩故事。他分享了拍摄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故事,分享拍摄郎平《喜极而泣》的故事,都是用镜头语言表达情感。
 
王瑞林认为:“美在真情流露的瞬间。这种真情流露是装不出来的。抓住真情,这才真正拍摄到体育的精髓。”也正是这样一幅幅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摄影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彰显着体育的竞技之美、力量之美、艺术之美,诠释着体育的精神,与大运会遥相呼应,也让更多的人热爱体育,并投身于体育运动中……
 
海底捞月,2007年,成都,世界男排巡回赛
 
在一幅幅体现着运动之美的作品外,我们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发现,王瑞林的摄影作品常常都有一个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标题,如《似曾相识》《惊鱼掷浪》《海底捞月》等,充满着浓浓的东方韵味。这都源于他深受唐诗宋词的影响。王瑞林解释说,作品精彩,再有好的标题加持,就是锦上添花。因为名字取好了,能挖掘作品的内涵,扩大作品的外延。

惊鱼掷浪,1994年,乐山,四川省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
 
多年来,王瑞林在摄影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鲜明特色的佳作。我们请他用一句话总结他的摄影人生。他说,摄影,是苦得其所,乐在其中。而后,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图/ 王瑞林 
采访/ 于今
编辑/肖蓉
 
本文内容转自《四川画报》第389期
扫描封面二维码购买《四川画报》